《Fisker电动汽车兴衰之谜:从辉煌到破产的背后真相》
Fisker,一家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创始人亨里克·菲斯克(Henrik Fisker)立志要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动汽车帝国,而这一切的开端,便是寄托在其推出的Ocean SUV这款车型上。
2023年——问题初现端倪
- 生产目标未达预期:
在2023年的第二季度,Fisker就暴露出生产方面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7月7日,该汽车制造商在第二季度仅生产了1,022辆Ocean SUV,与原本期望生产1,400至1,700辆电动汽车的目标相差数百辆之多。这一差距,无疑给企业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原本规划的市场布局、营收预期等都因产量不足面临调整。 - 资金运作举措:
为了维持运营,7月10日,Fisker宣布计划出售3.4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预计净收益可达2.967亿美元。公司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的日常运营,并且计划在2024年及以后增设一条电池组生产线以助力企业“成长”,同时也会投入到资本支出以及未来产品的开发上。然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面临资金压力,需要通过此类方式来“输血”维持运转。 - 生产目标下调:
到了12月1日,Fisker为了腾出3亿美元的营运资金,大幅削减了其年度生产指导目标。该公司原本预计2023年能生产约10,000辆车,但这个生产指导目标仅仅是一年前其乐观预测的四分之一。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企业在生产规划上的不断收缩,生产环节面临重重困难。
2024年——危机全面爆发
- 销售目标遇阻:
进入2024年,1月1日,Fisker距离其公开宣称的全球每天交付300辆电动SUV的目标相差甚远。在12月时,这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试图达成在北美地区每天销售100至200辆车的内部销售目标,要知道北美地区可是其库存和销售重点所在,但实际情况是,往往每天在这里只能售出一二十辆Ocean SUV,销售的惨淡状况让企业的资金回笼面临巨大挑战。 - 安全问题频出引发调查:
1月15日,联邦安全监管机构针对Fisker的首款电动汽车Ocean SUV的刹车问题展开调查。据统计,车主们已经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19起投诉,问题涵盖从刹车失灵、换挡器故障,到驾驶员车门从车内无法打开,甚至还有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引擎盖突然掀起等严重情况,这些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使用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而且,自首批Fisker Ocean SUV交付以来,顾客报告的动力丧失事件就超过了100起。2月9日,尽管公司宣称通过软件更新解决了“几乎所有问题”,但客户还反馈了诸如刹车突然失灵、遥控钥匙故障导致被困车内或车外、座椅传感器无法检测驾驶员、SUV前引擎盖在高速行驶时突然掀起等诸多问题,这一系列的故障让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极大质疑。
随后,2月16日,在NHTSA收到四起关于车辆意外溜车并导致一人受伤的投诉后,又对Ocean SUV展开了第二次调查,而Fisker表示会“全力配合”安全机构的调查,但频繁的安全调查已经让品牌形象受损严重。 - 裁员与资金困境加剧:
2月29日,Fisker宣布计划裁员15%,并且表示公司手头的现金很可能不足以支撑未来12个月的运营。此时的Fisker正试图从直接销售模式转向经销商模式,希望借此找到筹集资金的办法,但企业的运营已经摇摇欲坠。
3月18日,Fisker宣布将暂停其电动Ocean SUV的生产,为期六周,因为急需现金注入。截至3月15日,该公司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方面仅有1.21亿美元,其中3200万美元还是受限或无法立即动用的,同时应付账款余额高达1.82亿美元,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若不筹集新资金,能否继续运营存在“重大疑问”。 - 合作破裂与股市受挫:
3月25日,Fisker与一家据报道为日产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之间关于潜在投资与合作的谈判破裂,这对于Fisker正在寻求的近期救援资金计划来说是个沉重打击。并且就在同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因股价“异常低”,认为其“不再适合上市”,暂停了Fisker股票的交易,并准备将其从证券交易所除名,这使得Fisker在资本市场上也陷入绝境。 - 内部管理乱象与持续裁员:
3月27日,随着交付规模的扩大,Fisker竟然暂时弄丢了数百万美元的客户付款,这一情况源于其内部对付款追踪的流程十分宽松,据知情人透露,在一些情况下,甚至车辆交付了却根本没有收取任何款项,这凸显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无序。
为了“保存现金”,4月29日,Fisker又进行了新一轮裁员,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文件,如果无法筹集到资金,公司预计将在未来30天内申请破产保护,企业已经走到了生死边缘。 - 合作方纠纷与更多安全调查:
5月3日,Fisker停止向一家曾帮助其开发面向大众的低成本电动汽车Pear以及进军热门皮卡市场的车型Alaska的工程公司付款,该工程公司还指责Fisker非法持有与这些车辆相关的知识产权,这一纠纷让Fisker面临更多的法律和声誉风险。
而在5月10日,NHTSA又针对Ocean SUV展开了第四次调查,此次是针对多起“意外自动紧急制动”的投诉,有八起投诉声称车主在车辆行驶路径上没有其他车辆或障碍物的情况下,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突然启动,车辆安全性再次受到质疑。 - 挣扎求生与最终破产:
在5月的最后一周,5月29日,为了活下去,Fisker又裁掉了数百名员工,据估计当时公司只剩下约150人,企业在持续寻找资金、寻求收购或者为破产做准备的艰难道路上艰难前行。
6月12日,因警告灯出现问题,Fisker对Ocean SUV发布了首次召回通知。据NHTSA公布的信息,仪表盘上的刹车、驻车和防抱死制动系统警告灯存在字体大小和颜色不符合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的情况,而且在点火周期内多个警告灯还无法亮起,车辆的质量问题不断发酵。
终于,在挣扎了一年之后,6月18日,Fisker申请了第11章破产保护。这家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公司此前一直在与另一家汽车制造商寻求合作,试图做最后的挽救努力。根据备案文件,该公司估计资产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负债在1亿至5亿美元之间。
即便在破产之后,Fisker表示将继续“精简运营”,包括“保留客户项目,并在未来对必要的供应商进行补偿”,试图维持一个最基本的运营状态,等待可能的资产收购者出现。
总之,Fisker从怀揣宏伟愿景到一步步陷入困境直至破产,其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汽车行业以及关注电动汽车发展的人们去深思和借鉴,它背后所反映出的生产、销售、质量把控以及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都为后来者敲响了警钟。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