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AI领域的狂飙突进与突破](https://aimgsgoheap.codexiu.cn/2024/12/image-2024-12-02-openai.webp)
2024年,AI继续狂飙突进,带来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新变化,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对全球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技术突破:创新驱动与高效协作
- 多模态融合深化:2024年,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OpenAI的GPT-4O于5月14日发布,它可以接受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作为输入,并生成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输出,实现了更自然的多模态交互,还具备实时推理能力。Meta的LLama 3.2系列的多模态视觉识别能力也媲美GPT-4O,Google Gemini、AWS、Qwen、DeepSeek等公司也陆续发布了类似的多模态大模型套件,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交互体验,使AI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真实世界中的复杂信息。
- 大模型基础设施成熟:2024年大模型的基础设施趋于成熟,各种微调框架如Llama-factory、Swift,推理框架如VLLM,以及RAG框架如Langchain、RAGFlow等共同构成了从数据处理、大模型微调、检索增强生成、生产环境部署的全链路。这使得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更加高效和便捷,降低了开发门槛,促进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 小模型性能优化:在大模型不断发展的同时,小模型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Qwen-1.5-7B在评测中的得分显著提升至51.8分,而vivo公司发布的蓝心端侧模型3B,参数量仅为30亿,相比蓝心7B,性能提升了300%、功耗优化率达46%、内存占用仅1.4GB。微软公司发布的Phi系列模型,38亿参数的Phi-3-mini模型允许针对不同用例提高模型的性能;英伟达公司推出参数版本为40亿和80亿的Minitron小语言模型,在保持相当性能水平的同时,将模型大小缩小了2-4倍,训练成本降低1.8倍。这些小模型在保持大模型同等性能甚至更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规模和成本,为AI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应用拓展:智能变革与深度渗透
- AIAgent全面开花:在应用层面,AIAgent成为了2024年AI领域的热门话题。除了国内的蚂蚁集团蚂蚁集团推出的“支小宝”、腾讯的“腾讯元器”、阿里云的“通义”等,国外的科技巨头也纷纷涉足。例如,OpenAI的Canvas和Anthropic的Artifact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智能体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在特定领域,如医疗领域,美国的Tempus公司利用AI智能体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提高了医疗效率和准确性;在金融领域,英国的Revolut公司利用AI智能体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 视频生成技术成熟:OpenAI的Sora在2月首次亮相,其生成的视频效果惊艳,点燃了视频生成社区的热情,12月9日正式发布其Turbo版本;国内6月6日正式上线的快手可灵,视频生成效果在海内外出圈;其他的视频生成模型还包括Zhipu的轻影、海螺AI的视频生成,Tencent开源的HunyuanVideo等。这些视频生成技术的成熟,为内容创作、广告营销、影视制作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大提高了视频制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制作成本。
- AI编程能力提升:2024年,AI编程能力大幅提升。Anthropic的Claude 3.5 Sonnet代码能力极大提升,随之而来的是Coding Agent的狂飙突进。Cursor、Replit Agent、Bolt.new、Windsurf的Codeium等以Claude 3.5 Sonnet、GPT4O等作为基座模型,覆盖了前后端代码补全、脚本测试、环境配置部署等程序开发场景。12月份发布的AI程序员Devin,展露出AI编程自举能力提升,初步具备独立实现完整开发工作的趋势,为软件开发行业带来了新的效率提升和创新机遇。
市场格局:稳健发展与全球竞争
- 投资热度趋缓与多元化:与2023年相比,2024年全球AI领域的投资热度有所趋缓,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据桔子IT数据,2024年以来(1月1日~12月5日),国内AI领域发生439起融资案例,总融资金额超564亿元,大概是2023年的80%。而在国际上,美国和欧洲的投资机构更加注重对具有创新性和潜力的AI项目的投资,如对DeepSeek-V3的投资,以获取长期的投资回报。
- 大模型开源与共享:2024年,一些公司选择将大模型开源,促进了全球AI技术的共享与合作。例如,DeepSeek公司发布的DeepSeek-V3开源大模型,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均展现出卓越表现,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当前行业顶尖的ChatGPT和Claude模型,其训练成本仅花费了五六百万美金,相当于一些国际顶尖AI模型的1%。开源后的DeepSeek-V3,吸引了全球的开发者、企业和研究机构使用、修改和改进,加速了AI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 全球竞争加剧: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国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美国的OpenAI和Anthropic依旧是引领技术趋势的旗舰型公司,Google则采取开、闭源结合的路线;欧洲的DeepMind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的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在大模型、智能体等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各国企业都在不断加大在AI技术上的投入,力争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了全球AI技术的快速发展。
落地载体:多元探索与未来展望
- 手机与PC的深度融合:在AI落地载体方面,手机和PC仍然是主要的应用终端。国产手机厂商如华为、荣耀、vivo等纷纷将AI能力融入手机系统,实现了与系统的深度融合,从底层应用去重构原有的体验,AI手机市场在2024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而在PC领域,虽然AIPC的市场表现不如AI手机,但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例如,微软在Windows系统中集成了AI助手,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办公和娱乐体验。
- 具身智能机器人崛起: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在2024年异常火爆。美国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计划2025年开始量产,其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大脑”显著“进化”,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的普遍性和泛化性;欧洲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聚焦汽车、消费电子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已进入多家车厂实训;中国的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实现了完全仿人的自然行走。这些机器人的出现,为未来的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 AI眼镜的新机遇:2024年下半年,“百镜大战”成为主旋律。Ray-BanMeta引爆了AI眼镜市场,一副看起来与普通墨镜无异的眼镜,却能在旅行时实时翻译路牌,运动时播放适配的音乐,甚至能通过AI助手找到不记得放在哪儿的遥控器。从2024年4月开始,国内各大厂商陆续发布/发售了AI眼镜,试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据WellsennXR数据预测,2025年开始,AI智能眼镜将在传统眼镜销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快速渗透,到2029年,AI智能眼镜年销量有望达到5500万副,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4亿副,为可穿戴设备领域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2024年,AI在技术、应用、市场和落地载体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突破,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展望2025年,AI仍将是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继续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新能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祉。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