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与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盛宴](https://ai.codexiu.cn/wp-content/uploads/2025/01/image2025-01-02-pxing-com-.webp)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各个领域,而车企与人形机器人的结合更是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随着特斯拉率先开启转型之路,众多车企纷纷紧跟其后,一头扎进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场围绕AI与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盛宴已然拉开帷幕。
先看国内车企的卓越表现。小鹏汽车作为行业先锋,其在广州发布的自主研发AI人形机器人Iron惊艳众人。Iron身高178厘米,体重70公斤,搭载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AI芯片,这颗强大的‘心脏’赋予Iron超凡的运算能力,使其能够快速处理海量信息。配合AI鹰眼视觉系统,Iron不仅可以360度无死角查看周边环境,还能凭借720度的立体空间感知,如同拥有人类般敏锐的视觉,精准捕捉周围的一举一动,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场景。目前,Iron已在小鹏汽车广州工厂实训,深度参与小鹏P7+车型生产流程,未来还将在工厂与门店等多元场景大显身手,进一步提升生产与服务效率。
![车企与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盛宴](https://ai.codexiu.cn/wp-content/uploads/2025/01/image-2025-01-02-mi-cyberone-.webp)
雷军领导的小米同样不甘示弱。早在两年前,小米就推出人形机器人CyberOne,身高177CM、体重52KG,背后凝聚着小米机器人实验室全栈自研的心血。2023年,小米果断将人形机器人业务剥离,成立‘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并斩获亦庄国投战略投资,为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6月,该公司乔迁至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同期宣布推进CyberOne‘铁大’在自家制造产线上分阶段落地,正式迈向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工业制造路线。此外,小米还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广泛撒网投资机器人领域。旗下小米集团投资小雨智造,专注开发工业领域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力求为机器人铸就万能‘通用大脑’;顺为资本更是积极参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的A轮与B+轮融资。据统计,2015年至今,小米系在机器人领域累计投资至少47家企业,总金额超150亿元,全面覆盖机器人及自动化、高端装备、核心器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深入涉足智能制造、仿生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构建起庞大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车企与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盛宴](https://ai.codexiu.cn/wp-content/uploads/2025/01/image-2025-01-02-bydauto-com-byd-汉唐-电动车.webp)
传统车企也纷纷觉醒,积极拥抱人形机器人变革。比亚迪虽对人形机器人项目表态暧昧,但此前投资智元机器人的举动已表露野心,2025届全球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招聘更是引发诸多猜测,有消息称承接项目的十五事业部内部代号‘尧舜禹’,相信不久后比亚迪必将在人形机器人赛道掀起波澜。上汽集团则通过旗下上汽创投、尚颀资本、恒旭资本等多方力量,以投资形式深度布局。上汽创投参与智元机器人A3轮战略融资,尚颀资本于2024年7月投身通用机器人初创公司逐际动力LimXDynamicsA轮战略融资,展现出对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坚定信心与长远布局。广汽集团更是实干派,2024年12月8日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采用可变轮足移动结构,兼具全地形通行能力,两轮足与四轮足模式随心切换,在产品研发、生产、运营与应用等环节全面发力,如今已迈向第三代研发阶段,与同在大湾区的其他车企未来有望在新领域展开激烈角逐。赛力斯携手重庆市财政局控股公司合资创立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12.2亿元,发布招聘信息、申请注册ROBOREX商标,据券商消息,若进展顺利,2025年年底人形机器人有望量产。奇瑞汽车联合AI公司Aimoga研发人形机器人Mornine,规划三个阶段服务能力:初期作为信息提供者与产品顾问,精准解答客户疑问、提供产品详情;中期集成视觉识别与自主导航,助力客户处理产品、引导至目标位置;后期化身得力助手,承担儿童看护、家务劳作等任务,全方位融入生活场景。长安汽车豪掷5年内超500亿元,计划2026年前推出长安飞行汽车产品,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东风汽车构筑‘八大科技引擎’,打造未来汽车这一‘具身智能体’,为未来布局谋篇。理想汽车CEO李想虽表态当下不做机器人,但也直言理想100%会涉足,只因当下L4级别自动驾驶尚未攻克,复杂问题重重。
![车企与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盛宴](https://aimgsgoheap.codexiu.cn/2025/01/image-2025-01-02-大众-奥迪-volkswagengroupchina-.webp)
欧洲车企同样在AI与人形机器人领域跃跃欲试。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作为欧洲汽车制造业的巨头,近年来大力投入AI研发,旨在将其深度融入人形机器人项目。大众利用自身在汽车制造工艺上的精湛技艺,结合前沿AI算法,开发出能够在汽车生产线上辅助装配的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凭借精准的AI视觉识别系统,能够快速辨别零部件的型号、规格,并且通过智能机械臂进行高精度的装配操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大众还开源了部分机器人底层控制代码,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优化,加速技术迭代。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则聚焦于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的联动创新。他们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可以与搭载AI智能驾驶系统的车辆进行实时通讯,当车辆行驶至复杂路况时,机器人能够提前下车,利用自身携带的AI传感器勘察周边环境,为车辆规划最佳通行路线,宛如一位智能领航员,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便捷性。
![车企与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盛宴](https://ai.codexiu.cn/wp-content/uploads/2024/12/image-2024-12-15-gm-通用.webp)
再看美国,除了特斯拉这个行业开拓者外,通用汽车也在悄然发力。通用汽车与美国顶尖AI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出具有超强学习能力的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内置先进的AI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不同场景下快速学习适应。例如在物流仓库场景中,机器人可以自主识别货物类型、位置,规划最优搬运路径,并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优化自身决策,搬运效率持续提升。谷歌旗下的波士顿动力公司,更是以其卓越的机器人技术闻名于世。他们开源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成为全球机器人开发者的宝藏,基于此开发出的人形机器人在运动灵活性、平衡性上堪称一绝,能够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如跳跃、攀爬等,而这背后离不开AI技术对机器人关节控制、姿态调整的精细优化。
AI为人形机器人注入灵魂,车企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成为这场科技变革的重要推动者。无论是国内车企的百花齐放,还是国外同行的各显神通,都让我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的无限可能。它们既可能成为未来生活中贴心的‘硅基家人’,陪伴我们左右,料理生活琐碎;也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技术瓶颈、应用落地困难等问题沦为‘花架子’。但无可否认的是,机器人崛起的时代已然来临,这条赛道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持续创新、深度融合AI技术,车企才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站稳脚跟,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