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汤姆猫 AI玩具火爆背后,是福是祸?](https://aimgsgoheap.codexiu.cn/2024/12/image-2024-12-26-jktom-com.webp)
金科汤姆猫
AI让汤姆猫会“说话”
12月24日,金科汤姆猫携手西湖心辰团队发布旗下首款AI儿童情感陪伴机器人——汤姆猫AI童伴。这款玩具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会说话的汤姆猫”经典IP形象,为儿童提供深度陪伴和情感支持,共有经典款、豪华款、尊享款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499元、1699元、1999元。
说起汤姆猫,大家印象里它蹲在清晰度不高的屏幕中,脑袋大大的,耳朵会动,眼珠子会转,小手一背,可怜兮兮要牛奶喝的模样甚是经典。OutFit7后续发布的衍生作,基本延续“复制语音”和“点按交互”玩法,像《会说话的汤姆猫2》里增加了本这只狗一起互动的细节。但以往的游戏里,这只猫除了用刺耳声音模仿人说话外,能自主开口的只有被击打后的“NO”“哎呦”以及一些拟声词,无法实现对话。
而现在,搭载了AI的汤姆猫真的会说话了。据官方介绍,汤姆猫AI童伴内置了专门研发的汤姆猫情感陪伴垂直模型,研发团队训练了大量针对汤姆猫这一IP角色的人物设定、声音数据以及儿童情感陪伴领域的语料。从视频上看,小朋友可通过触摸感应和语音唤醒AI汤姆猫,和它进行互动聊天、讲故事、兴趣问答等。官方还特别强调产品的情绪感知能力,声称AI汤姆猫能够捕捉使用者的情绪变化,并作出相应反应。例如,曾有测试显示,在模拟孩子心情不佳的场景中,汤姆猫交流的语音、语调、语速甚至语气助词都会跟着对话当下的情景或情绪发生变化。
不过,这款AI汤姆猫在动作行为上可动机构基本只有头部,理论上虽能根据声音辨别位置和方向,在平面上120°转头面向孩子进行语音对话,但像俯仰等比较基础的操作却无法实现,可动范围明显受限。在情感表达上,尽管官方表示为这款产品设计了20余款眼睛,可产品的面雕设计不算出色,能不断变换图案和颜色的眼睛实际能带来多少情感交流还是个未知数。考虑到1499元的起步价,这款玩具的功能似乎略显单一了些。
AI玩具爆发在即
![AI玩具火爆背后,是福是祸?](https://ai.codexiu.cn/wp-content/uploads/2024/12/image-2024-12-26-embodied-com-.webp)
事实上,类似的陪伴玩具/早教机器人在市面上出现的时间已很难考究了。但要说第一个获得AI大模型赋能的陪伴玩具,那大概率是在美国市场爆火的众筹产品——Moxie。它是由人工智能初创公司Embodied推出的一款桌面机器人,和AI汤姆猫不同,Moxie不仅拥有表情丰富的显示屏,全身上下三段式的可动结构,还有一双足够灵活的手臂组件。
接入大模型后,Moxie的能力十分强大。根据相关技术测评数据,它对使用者话语理解的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识别情感的精准度也超70%。它不仅能够理解使用者的话语,识别他们的情感,听到并处理用户所说的内容,还能通过摄像头检测使用者的面部表情和语调,基于对话和问题做出回应,并伴有相应的手臂、眉毛和嘴部动作,甚至会脸红、跳舞。从知名主播ISHOWSPEED的直播片段中,我们就能见识到Moxie超高的互动性。
近些年来,随着以AI Pin、AI眼镜为代表的中小型AI设备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公司试图进入儿童AI智能硬件赛道。去年12月,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的前女友Grimes携手初创公司Curio,共同推出了一系列互动AI毛绒玩具,这些玩具均内置了OpenAI的大模型对话支持。据Curio公司公布的数据,其玩具在对话连贯性方面能达到平均每轮对话90%以上的流畅度,且具有与儿童对话和“记忆”主人个性的功能。
字节跳动的AI陪伴玩偶“显眼包”,同样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看似普通毛绒玩具的它,实际上嵌入了FoloToy旗下的Magicbox,内置豆包大模型和语音识别能力,能够与用户进行无缝对话,提供个性化的情感陪伴。在二手市场上,“显眼包”的转手价一度被炒到500元,从某二手交易平台的交易记录来看,短短一个月内其交易数量就超100笔,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当这些公司还在努力寻找和打造IP时,AI玩具这一赛道也已经吸引了那些手握更高技术力甚至是知名卡通IP的玩家入局。比如同样握有超级IP的奥飞娱乐,旗下《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等IP长久不衰,他们就在今年5月,与北京红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首款“喜羊羊”AI产品——喜羊羊超能铃铛娃娃。小朋友可以通过“超级铃铛”与喜羊羊对话,在蓝牙模式下,还可以播放儿歌和故事,相关用户体验调查显示,超80%的小朋友表示对其播放儿歌故事功能比较满意。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这和早教玩具有什么区别?感觉就像一个智能音箱摇身一变成为了AI机器人。但考虑到幼教领域和目前大部分网友间存在的年龄隔阂,AI玩具的发展前景还是值得积极观察的。
AI玩具核心是“情绪价值”?
每个人都渴望着陪伴。此前A16Z的一份TOP50 GenAI的报告里提到,AI陪伴APP的数量高达近200个;而根据Precision Reports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估为920311万美元,预计在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25.68%,这无疑是一个有着百亿美元市值潜力的庞大市场。大语言模型在情绪智能方向上的实质性飞跃,让人们对AI伴侣和聊天的强劲需求被全面激活,也使得生成式AI在虚拟伴侣、陪伴硬件的应用领域越来越深入。
初创公司选择AI玩具作为第一步的原因不难理解。目前市面上这类产品,制作原理相对简单。就好比是一个智能音箱,只是反馈端变成了大模型,简单部署一下服务器,甚至直接调用现有的付费API,让AI根据设想整一段符合外观的提示词,最后配上喜欢的玩具外壳,似乎门槛并不高。而在简单的原理下,AI玩具的价值或者说目标对象却是非常明确的。在推行“新课改”后,让孩子寒暑假去上补习班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需要上班的家长又没办法二十四小时陪伴孩子,此时这样一个简单的交流工具,就可以最低限度地满足孩子们不断增长的情感、社交和教育需求,大语言模型确实很适合“对话”型玩具。
然而,问题也是存在的。原理简单意味着这个品类本身难以形成体验上的壁垒,没有IP加持的话,各家厂商推出的AI玩具最终很容易变得千篇一律,初创公司很容易被大公司淹没。比如作为先驱者的Moxie,其背后的公司Embodied AI居然破产了,尽管程序员们还在试图赶出一个开源的大模型后台以继续提供服务,但这款产品的更新进度也就停滞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