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案胜诉,意义重大!

AI头条8小时前发布 freeAI
0

字数 738,阅读大约需 4 分钟

事件缘起:图片被侵权使用

据长江日报报道,王某在小红书平台发布一篇笔记,展示自己用“某AI”APP创作的图片作品。该笔记关注度极高,点赞量达3.5万,收藏量6478次。然而,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抖音账号发布的广告中,未经王某许可擅自使用该图片。

庭审焦点:AI生成图片的著作权归属

庭审中,王某指出,虽图片由AI软件生成,但创作并非一蹴而就。他需在脑海构思画面,通过不断调整关键词和参数控制生成效果,其中体现其智力劳动与创作技巧。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品需具备独创性,且能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经审理,法院认为王某的构思和审美选择在图片中充分体现,认定王某是该图片的合法作者和著作权人。而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作品,侵犯了王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据此,法院判决该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王某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4000元。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案件现已生效。

案件意义:为AI生成内容版权问题提供法律参考

此次判决意义重大,是武汉地区首次在司法层面认可AI生成图片的著作权归属创作者,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重要法律依据和实践范例。

从行业发展看,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AI生成内容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软件市场正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GenAI软件收入达18亿美元(约合131亿元人民币),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98亿美元(约714亿元人民币)。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明确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将AI实验转化为可操作解决方案面临诸多挑战。Cognida数据显示,87%的企业正在投资AI,但仅有20%的企业成功将解决方案投入生产。AI生成内容版权界定不清,易导致侵权行为频发,阻碍AI技术在各行业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此次武汉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案胜诉,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也为创作者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它明确符合一定条件的AI生成作品同样享有著作权保护,有助于规范AI创作领域版权秩序,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