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681,阅读大约需 4 分钟

前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 弃OpenAI 选DeepSeek
前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在其创业公司Gloo中,已决定使用DeepSeek替代OpenAI。Pat Gelsinger不仅是硬件工程师,还担任着即将上市的创业公司Gloo的董事长,Gloo是一个为教会打造的消息传递和互动平台。
DeepSeek的新开源AI推理模型R1成绩斐然。上个月,DeepSeek称仅用约两个月时间,花费约550万美元,利用约2000个英伟达H800 GPU数据中心就训练出了一个模型 。上周,其发布的论文显示,该模型性能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推理模型相当。这一成果在科技行业引发了强烈反响。
Pat Gelsinger在社交平台上对DeepSeek团队表达了感谢,并指出DeepSeek给科技行业带来三个重要启示:更低的成本意味着更广泛的应用;在限制条件下创造力会蓬勃发展;开放将取得胜利。他认为DeepSeek将有助于重塑日益封闭的基础AI模型领域。
Gelsinger还表示,Gloo正在打造名为Kallm的AI服务,其工程师已在运行R1模型。Gloo计划在两周内,基于开源基础模型重新构建Kallm。他期望通过DeepSeek,让优质AI无处不在,例如智能戒指、助听器、手机以及电动汽车的语音识别等设备中。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DeepSeek的成果持欢迎态度。部分人质疑其数据真实性,认为训练成本不会如此之低;有人猜测因美国对中国的AI芯片出口限制,DeepSeek可能在芯片使用表述上存在问题;还有人挑出其性能瑕疵,认为其他模型在某些方面表现更佳,甚至有人坚信OpenAI的下一个模型o3发布后将远超R1。但Gelsinger对这些质疑并不在意,他指出由于大部分工作在中国完成,难以做到完全透明,但种种证据表明,DeepSeek的训练成本比OpenAI的o1低10 – 50倍。
DeepSeek的成功证明,推动AI进步靠的是工程创造力,而非单纯堆砌硬件和计算资源。尽管有人担忧DeepSeek作为中国开发者,可能存在隐私和审查问题,但Gelsinger认为,中国开发者提醒西方世界开放生态系统的力量,这或许会让西方科技界感到些许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