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新秀DeepSeek,能否让核电复兴梦碎?

字数 1081,阅读大约需 6 分钟

中国AI新秀DeepSeek,能否让核电复兴梦碎?
中国AI初创公司,因发布表现出色且训练高效的R1模型受到关注。

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或影响核电复兴进程

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因发布R1模型而震惊世界。据悉,该模型表现几乎与谷歌和OpenAI的领先模型相当,然而DeepSeek声称在训练过程中使用的GPU数量相对较少。据该公司称,他们仅使用2,048个英伟达H800 GPU运行两个月,就训练出一个稍旧的模型,这与传言中OpenAI使用的计算量相比,只是一小部分。

DeepSeek这种相对高效的表现,让专家和投资者不禁质疑,AI发展是否真的如之前预测的那样,需要巨额的硬件支出。这一疑问可能会改变数据中心的需求,以及为其供电所需的能源。要知道,此前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增长迅猛,有预测称,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2%,相比2023年增长了两倍多,甚至预计到2027年,AI数据中心还会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核电行业多年来一直处于复兴的边缘。随着燃料和反应堆设计的进步,新一代核电站有望变得更安全,建设和运营成本也更低。科技公司对电力的急切需求更是改变了这一局面,他们纷纷对核电项目进行投资。例如,谷歌已承诺从核电初创公司Kairos购买500兆瓦的电力;亚马逊牵头对另一家核电初创公司X – Energy投资5亿美元;微软则与星座能源公司合作,投资16亿美元翻新三里岛的一座反应堆。

然而,DeepSeek的出现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并非所有人都相信其高效成果,花旗集团分析师Atif Malik就表示:“虽然DeepSeek的成就可能具有开创性,但我们质疑其在不使用先进GPU的情况下取得这些成果的说法。”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即使DeepSeek有所隐瞒,也可能会有其他人找到让AI更经济高效的方法。毕竟,让博士们研发更好的模型,比建造新的发电厂要更容易且可能更快。

目前在建的新一代反应堆最早要到2030年才能上线,新建的天然气发电厂最快也要到本十年末才能投入使用。在此背景下,科技公司对电力的投资似乎是一种对冲策略,以防其软件发展策略失败。一旦软件发展成功,预计科技公司会缩减其电力相关的雄心。毕竟,在数十亿资金投入实物资产还是软件之间,科技公司通常会选择后者。

这对核电初创公司和能源公司意味着什么呢?这取决于多种因素。部分公司若能以足够低的成本生产电力,即使AI电力需求减少,或许也不受影响。毕竟全球正在电气化,即便在AI热潮兴起之前,电力需求就预计会增长。但如果没有AI的需求支撑,成本压力可能会增大。因为风能、太阳能和电池不仅价格越来越便宜,而且具有模块化和大规模生产的特性。开发者可以分阶段推出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在整个项目完成前就能供电并获得收益,同时在面对不确定需求时,对未来也有一定的掌控力。但核反应堆或燃气轮机却无法做到这点。也正因如此,科技公司已悄然投资可再生能源为其数据中心供电。

总之,由于难以预测未来AI发展及能源需求变化,更安全的能源投资可能会流向那些能快速部署和根据市场变化灵活扩展的成熟技术,目前来看,可再生能源符合这一特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