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业发展迅猛,科研人员压力几何?

字数 973,阅读大约需 5 分钟

AI行业发展迅猛,科研人员压力几何?
OpenAI是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和技术公司,致力于以安全和有益的方式推进数字智能。

AI行业发展迅猛,科研人员压力几何?

在大众眼中,AI 研究人员似乎处于令人羡慕的位置。他们备受科技巨头青睐,拿着令人咋舌的高薪,投身于当下最热门的行业。然而,这背后实则隐藏着巨大压力。多位研究人员透露,AI 行业的飞速发展已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激烈竞争,压力倍增:AI 实验室之间的激烈竞争营造出一种孤立的氛围,同时不断攀升的风险也让压力水平水涨船高。例如,去年12月,OpenAI 通过12场直播宣布了十多款新工具、模型和服务。作为回应,谷歌也迅速发布了一系列工具、模型和服务,二者之间的角逐速度惊人。这种速度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沉重负担。据相关调查显示,约60%的AI研究人员表示竞争压力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了较大困扰。

过度工作,常态成疾:在AI行业,过度工作已成为常态。在OpenAI,研究人员一周工作六天且经常加班的情况并不少见。其CEO Sam Altman常推动团队在紧张的时间内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产品。OpenAI前首席研究官Bob McGrew就曾表示, burnout是他去年9月离职的原因之一。同样,谷歌旗下DeepMind团队在开发Gemini模型时,为修复系统漏洞,工作时长从每周100小时增加到120小时。Elon Musk的xAI公司工程师也常工作至凌晨。这背后是因为AI研究对公司盈利影响巨大,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因Gemini聊天机器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当描绘,市值蒸发约900亿美元。

竞争导向,价值存疑:AI公司为在各类排行榜上超越对手,如Chatbot Arena,每月甚至每周都在比拼。这使得研究人员的工作面临在发布前就过时的风险,导致许多人对自身工作价值产生怀疑。此外,行业对产品化的过度关注,牺牲了学术交流的氛围。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商业化、闭源扩展和执行,而对科学界的回馈减少。

学业焦虑,就业压力:一些研究人员将焦虑的根源追溯到AI研究生阶段。在马里兰大学攻读AI博士学位的Gowthami Somepalli表示,研究成果发布速度过快,让研究生难以区分潮流与有意义的发展。而且AI公司愈发看重“极其相关的经验”,这使得博士生面临巨大压力。例如,有些实验室学生一年发表4篇论文,而自己只能发表1 – 2篇,这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焦虑感。

改善之路,任重道远:面对如此情况,如何营造一个压力稍小的工作环境成为关键。鉴于行业巨大的经济利益,发展速度恐难放缓。但一些小而有效的改革措施值得尝试,如鼓励公开讨论自身挑战。同时,行业应构建“强大的支持网络”,倡导工作与生活平衡,制定合理工作时间、心理健康日等政策。也有学者提议减少AI会议,设置论文提交“暂停周”,让研究人员得以喘息。更重要的是,要让研究人员意识到AI只是一份工作,应关注家庭、朋友等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