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首席AI科学家预言:AI架构与机器人领域将迎新变革

字数 1087,阅读大约需 6 分钟

Meta首席AI科学家预言:AI架构与机器人领域将迎新变革
Meta是一家在社交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广泛业务的科技公司,旗下拥有Facebook、Instagram等知名产品。

Meta首席AI科学家预言:AI架构与机器人领域将迎新变革

Meta的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在2025年1月23日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时发表演讲,做出了令人瞩目的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内,将会出现一种“新的AI架构范式”,其能力将远超现有AI系统。同时,他还预言未来的几年可能会成为“机器人的十年”,届时AI与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将共同开启一类全新的智能应用。

杨立昆在周四达沃斯一场名为“辩论技术”的会议中表示,我们目前所拥有的“AI类型”,即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LLMs),实际上存在诸多局限。虽然它们有一定用处,但在很多方面还远远不够。杨立昆明确指出:“我认为当前LLM范式的保质期相当短,可能只有三到五年。我觉得在五年内,理智的人都不会再将其作为AI系统的核心组件。我们将会看到一种新的AI架构范式的出现,它或许不会存在当前AI系统的那些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制约了机器展现出真正的智能行为,主要源于四个关键原因:对物理世界理解的欠缺、持久记忆的缺失、推理能力的不足以及复杂规划能力的匮乏。杨立昆强调:“LLMs确实不具备这些能力,所以在未来几年内,AI领域将会迎来又一次革命。或许我们得给它换个名字,因为它可能不再是我们如今所理解的生成式AI。”

“世界模型”

这一观点与杨立昆过去所表达的看法相呼应。其核心在于所谓的“世界模型”,这一模型有望帮助机器理解现实世界的动态变化。它涵盖了拥有记忆、常识、直觉以及推理能力等特性,这些特性远远超越了当前主要基于模式识别的系统。此前,杨立昆曾表示这可能还需要大约十年时间才能实现,但如今他的预估让这一目标更近了一步。不过,在这一时间框架内究竟能实现到何种程度尚不完全明确。

杨立昆指出:“LLMs擅长处理语言,但并不擅长思考。所以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是让系统构建对世界的心理模型。如果我们正在推进的计划能够成功,按照我们期望的时间表,在三到五年内,我们将会拥有完全不同范式的系统。它们可能具备一定程度的常识,也许能够通过观察世界并与之互动来学习世界的运行规律。”

“机器人的十年”

尽管生成式AI令人印象深刻,能够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或发现新药物,但杨立昆认为,在现实世界场景中,机器人技术可能会成为下一波AI应用的核心组成部分。Meta自身正在机器人领域开展一些研究工作,当下AI界的宠儿、ChatGPT的创造者OpenAI也同样如此。本月早些时候,新的招聘信息显示OpenAI成立了一个专注于“通用型”“适应性”和“多功能”机器人的新团队,这些机器人旨在具备类似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智能。

杨立昆感慨道:“我们还没有能做到像猫一样能力的机器人,猫对物理世界的理解远远超过我们目前用AI所能实现的一切。也许未来的十年会成为机器人的十年,也许我们会拥有足够智能的AI系统,让它们理解现实世界的运行方式。”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