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新型AI软件EmbryoNet:加速药物开发进程的变革之光](https://aimgsgoheap.codexiu.cn/2025/01/image-2025-01-24-医学-EmbryoNet-.webp)
在药物发现与开发这一药理研究的关键领域,传统依赖大量动物实验的方式正面临诸多挑战。动物实验不仅存在伦理争议,而且成本高昂、耗时漫长。不过,如今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软件带来了变革的曙光。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帕特里克・穆勒教授及其团队正在全力研发名为“EmbryoNet-AI”的自动化评估方法,旨在替代传统动物实验,大幅提升药物开发效率。穆勒教授近期获得欧洲研究委员会(ERC)颁发的15万欧元“概念证明”资助,为该研究项目注入强大动力。 EmbryoNet是基于“ACE-OF-SPACE”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发而来。它能自动检测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缺陷,在检测速度和准确性上优势显著。根据研究团队发表在《自然方法》期刊上的成果,2023年他们首次使用斑马鱼胚胎进行实验,效果斐然。 这款软件的亮点众多。它不仅能在早期药物筛选阶段精准识别潜在有害物质,还能深入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穆勒教授更是表示,EmbryoNet在准确性上甚至超越了人类专家。此后,团队又将其功能扩展至类器官。类器官是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的仿生组织,可作为药物研究的优质模型。 在ERC资助下,穆勒团队计划进一步提升EmbryoNet的AI模型,拓展其功能,并搭建在线平台,让全球用户都能使用。通过与研究者、工业合作伙伴及监管机构紧密协作,确保平台满足各方需求并符合合规要求,最终实现产品市场化。 从实际应用角度看,EmbryoNet的全自动化特性对制药公司意义重大。公司能够将其直接融入研究流程,实现对数百种物质的高通量测试,快速评估这些物质对特定器官或发育过程的影响,从而摒弃繁琐的动物实验。有行业报告指出,传统药物开发周期可能长达10 – 15年,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而EmbryoNet这种创新方式,不仅能减少动物实验数量,还能显著缩短药物开发周期,降低研究成本。穆勒教授坚信,从长远看,EmbryoNet将彻底重塑药物研发格局,为全球药物开发带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