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er Global:投资策略失误,‘广撒网’基金表现惨淡
Tiger Global Management 在2021年疫情期间通过激进的投资策略迅速崛起,成为风险投资领域的焦点之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被称为“广撒网”或“喷射与祈祷”的投资方法逐渐暴露出问题。Tiger Global 的第十五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IP 15)于2021年末筹集到了127亿美元的资金,随后在短短几个月内几乎全部投入市场。
随着美联储从2022年开始快速加息,资金变得更加紧张,初创企业的估值大幅下降。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加州教师退休系统(CalSTRS)的一份报告,PIP 15已经蒙受了超过15%的亏损,这使得它在2021年成立的所有风投基金中排名倒数10%之内。具体而言,一些知名的投资组合如Superhuman、DuckDuckGo和OpenSea等公司的估值分别被下调了45%、72%及94%,显示出市场对这些资产的信心显著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VC基金通常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实现最终回报,但当前的数据无疑给Tiger Global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相比之下,同年份设立的其他几只基金如Valor Equity Partners第五期、OakHC/FT、IVP以及GGV Capital(现已更名为Notable Capital)却取得了较为稳健的成绩,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5.7%、8.7%、4.1%和2.8%。
面对不利局面,Tiger Global不得不调整其在私人市场的战略,减少新资本的募集规模。原本计划为PIP 16筹集60亿美元的目标被削减至50亿美元,最终仅获得了22亿美元的承诺。尽管如此,该公司仍然持有相当数量的资金可以继续支持初创企业的发展。例如,在今年内,Tiger Global参与了包括Waymo、OpenAI、Scale AI 和 Wiz在内的24个VC项目。
为了应对挑战,Tiger Global进行了人员调整。曾主导快速投资决策的关键人物John Curtius离开了公司,创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Cedar Investment Management,而前风险投资负责人Scott Shleifer也转任顾问职位。虽然Tiger Global在过去几年经历了诸多波折,但它仍然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经验的重要参与者,未来如何转型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