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213,阅读大约需 7 分钟
Browser Use:1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加速创新,打造AI代理网页浏览‘翻译层’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代理在自动化任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基于视觉系统的网页浏览方式对AI代理而言存在诸多挑战。Browser Use,一家由Magnus Müller和Gregor Zunic共同创立的初创公司,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网站的按钮和界面元素转化为更易于AI理解的文本格式,Browser Use为AI代理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的网页浏览解决方案。近日,该公司宣布完成17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Felicis的Astasia Myers领投,Paul Graham、A Capital和Nexus Venture Partners参投。本文将深入探讨Browser Use如何利用这笔融资加速其创新步伐,以及其技术核心和全球应用价值。
Browser Use的创立与早期发展
Browser Use成立于去年,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加速器项目的一部分。创始人Magnus Müller和Gregor Zunic在短短五周内开发出了首个演示版本,并选择开源发布。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实力,也为公司赢得了早期用户和社区支持。Müller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开源发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我们的技术,共同推动AI代理在网页浏览领域的发展。”
技术核心:将网站元素转化为文本格式
Browser Use的技术核心在于将网站的按钮、链接等界面元素转化为AI代理可以理解的文本格式。这一创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基于视觉系统浏览网站时遇到的问题,如图像识别误差、页面加载延迟等。通过将网站内容转化为文本,AI代理可以更高效地与网页交互,执行重复性任务,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准确性。Müller解释道:“很多代理依赖基于视觉的系统,并尝试通过屏幕截图浏览网站,但在此过程中会出现问题。我们将网站转换为代理可以理解的内容,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反复执行相同的任务。”
全球应用价值:中国初创公司Butterfly Effect的案例
Browser Use的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例是中国初创公司Butterfly Effect在其广受欢迎的Manus工具中采用Browser Use技术。Manus是一款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自动化工具,通过集成Browser Use的技术,Manus能够更智能地处理网页任务,提升用户体验。这一合作不仅验证了Browser Use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也为公司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Y Combinator冬季批次中已有20多家公司使用Browser Use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证明了其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投资者观点:Web AI代理的未来前景
领投方Felicis的Astasia Myers对Browser Use的未来充满信心。她表示:“我们认为Web AI代理是下一个真正有助于实现端到端人工任务自动化的前沿领域。Web AI代理是不断变化的数字环境中以文本为中心的静态预训练模型之间的动态桥梁。”这一观点反映了投资者对AI代理技术在未来数字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共识。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Web AI代理有望成为推动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