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099,阅读大约需 6 分钟

5G-A技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新引擎
5G-A作为5G技术的演进版本,常被称为5.5G,是向6G过渡的重要阶段。它在5G基础上提升了网络性能,提供了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强的连接稳定性。这些特性使得5G-A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例如,高带宽支持大规模数据传输,为人形机器人的深度学习和实时决策提供数据资源;低延迟确保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实时响应能力,提升其在工业、医疗和服务等场景的应用效果。此外,5G-A的高可靠性减少了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风险,增强了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华为与乐聚机器人的合作历程
华为与乐聚机器人的合作始于2023年11月,当时乐聚推出了基于华为开源鸿蒙(KaihongOS)的人形机器人夸父。这款机器人首次将开源鸿蒙系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2024年3月,华为云与乐聚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华为盘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致力于构建开放生态平台。同年6月,搭载盘古大模型的夸父亮相华为开发者大会,成为首款与鸿蒙生态设备互联互通的人形机器人。这一系列合作展示了华为与乐聚在技术上的深度融合。
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
华为通过生态合作方式展开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2024年11月,华为联合中国移动等发布了智网慧城计划,聚焦5G-A、AI和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发展。同月,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运营,吸引了包括乐聚在内的多家具身智能产业链企业入驻。这一战略布局体现了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前瞻性思维。
深圳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支持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前沿阵地,不断加大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2025年3月,《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提出到2027年,深圳将在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1200家。这一政策为乐聚机器人等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乐聚机器人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乐聚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1月,乐聚宣布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车,实现了小批量量产。此外,乐聚机器人参与了2025年深圳市两会报道,“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约记者参与两会现场采访,展示了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能力。未来,乐聚机器人有望在家庭服务、养老护理等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热点事件与挑战
2025年,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了多个热点事件,其中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尤为引人注目。这一赛事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也为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乐聚机器人而言,这既是一个展示自身技术实力的机会,也面临着与其他企业竞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