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112,阅读大约需 6 分钟

苹果秘密探索人形与非人形机器人,2028年量产
近日,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公司正在秘密且积极地探索人形与非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并将其视作未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关键拼图。
此前,苹果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探讨了人类与“非拟人化”机器人(如皮克斯风格台灯)的互动方式,这正是苹果机器人研发思路的一个重要体现。郭明錤指出,此研究为未来的消费机器人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参考。他预计,苹果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要到2028年才会实现,这一时间节点与苹果汽车项目的早期规划颇为相似。
苹果机器人研发的独特性与透明性
苹果此次研究展现出高度透明性,与苹果公司一贯的保密风格形成反差。行业资深人士分析,苹果公开部分研究成果,是为吸引顶尖工程师投身其机器人项目。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机器人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公开研究成果已成为众多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策略之一。
从苹果发布的研究论文中,能看到其对“非拟人化”设计的着重强调。这一设计理念旨在将自身的机器人研究与传统人形机器人区分开来。郭明錤表示,苹果更关注用户如何与机器人建立感知,而非机器人的外观形态。这意味着,传感硬件和软件将成为苹果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在人工智能和编程领域,传感硬件如同机器人的“五官”,负责收集外界信息,软件则像机器人的“大脑”,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出决策。
苹果机器人的可能形态与市场考量
苹果的机器人研发方向涵盖多种形态。全人形家务机器人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的常客,也是众多科技公司的研发目标;带有机械臂的智能家居设备也是颇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从一些泄密信息来看,苹果更倾向于开发类似智能家居显示器的非人形机器人,而非复杂的人形机器人。
从市场角度分析,这一选择具有合理性。家用机器人市场尚未成熟,消费者对高端人形机器人的接受度存在疑虑。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虽然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逐年上升,但对价格高昂且功能尚未完全贴合日常生活的高端人形机器人,多数消费者持观望态度。以苹果Vision Pro为例,其较高的价格定位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家用人形机器人由于技术复杂度更高,成本可能进一步攀升,市场普及需要更长时间。
行业竞争态势与苹果的挑战
工业机器人领域也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家用化路径。1X、Figure和Apptronik等多家公司都在致力于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引入家庭场景。这些公司凭借在工业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试图在家庭机器人市场抢占一席之地。然而,价格和可靠性是他们面临的两大难题。
苹果在机器人领域的谨慎态度,与其在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的成功形成对比。回顾历史,硅谷曾多次尝试推出家用机器人,但大多失败。尽管如此,苹果希望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片市场中开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