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不再一家独大?非OpenAI方案强势崛起!

字数 919,阅读大约需 5 分钟

OpenAI不再一家独大?非OpenAI方案强势崛起!
Figure是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致力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目前正专注开发内部AI模型以应用于相关业务。

非OpenAI方案的兴起

近期,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转而专注开发内部AI模型,引发行业广泛关注。Figure首席执行官Brett Adcock表示公司在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并计划在未来一个月内展示“人形机器人领域前所未有的成果”。

Figure并非唯一探索非OpenAI解决方案的公司。上周,斯坦福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证实,仅需不到50美元的云计算积分,就能训练出功能强大的“推理”模型,与使用OpenAI模型的高昂成本形成鲜明对比。

从行业数据看,《2024 – 2025全球AI模型使用情况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选择开源或自研AI模型的企业比例从30%上升至38%,依赖OpenAI模型的企业比例从45%下降至39%,反映出企业在AI模型选择上的趋势转变。

相似公司案例

Midjourney

在图像生成领域,Midjourney凭借独特算法和高质量生成效果迅速崛起。尽管OpenAI有DALL – E等图像生成工具,但Midjourney通过不断优化模型和社区驱动的发展模式,吸引大量用户。许多创意工作室和设计师认为,Midjourney在特定风格和场景的图像生成上表现更出色,且价格更具竞争力。例如,小型创意团队使用Midjourney每月花费可能仅为DALL – E的60%。

Anthropic

Anthropic开发的Claude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能力强大。Anthropic强调模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对数据隐私和内容合规要求高的企业很有吸引力。据统计,金融和医疗等行业,选择Claude进行文本处理任务的企业数量在过去半年内增长了25%。

成本因素考量

OpenAI的模型功能强大,但使用成本是企业重要考量因素。以GPT – 4为例,其API调用费用因使用场景和请求量而异,大规模使用的企业需承担不小开支。相比之下,开源模型如LLaMA虽性能稍逊,但经企业二次开发和优化,能满足许多常规业务需求,且几乎无使用成本。

此外,企业自主研发AI模型也有优势。行业报告表明,企业在AI研发投入超过一定规模后,自研模型长期运营成本比使用外部模型可降低30% – 40%,这是有技术实力的企业选择自建模型的原因之一。

技术自主性与发展

除成本因素,企业对技术自主性的追求也是放弃OpenAI的重要原因。拥有自主研发的AI模型,企业可根据业务需求定制开发,更好保护数据隐私和商业机密。例如,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等涉及敏感用户数据的行业,企业更倾向使用自研或高度定制的AI模型,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

随着AI技术普及和开源生态完善,企业获取AI技术门槛降低。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对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即便研发面临挑战,仍愿意投入资源自主创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