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055,阅读大约需 6 分钟
![佳士得 佳士得AI艺术拍卖引争议,版权问题成焦点](https://aimgsgoheap.codexiu.cn/2025/02/image-2025-02-09-佳士得-christies.webp)
佳士得宣布AI艺术拍卖,并非人人买账
近日,知名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Christie’s)[1]宣布即将举办首场专门针对AI创作艺术品的展览与拍卖活动,名为“增强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在艺术与科技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
佳士得此前已有出售AI生成艺术品的先例,但此次专门展览性质的拍卖,无疑将AI艺术推向了更受瞩目的舞台。此次拍卖的作品涵盖多位艺术家,其中包括AI初创公司Spawning AI的创始人Mat Dryhurst。展览于2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洛克菲勒中心画廊开幕,现场作画的机器人成为展览的核心亮点。
争议焦点:侵权与对手工艺术的冲击
然而,这一消息并非得到所有人认可。社交媒体上,众多用户指出,目前许多用于艺术创作的生成式AI工具,在训练过程中未经艺术家许可便使用其作品。批评者认为,“增强智能”这样的展览,将AI生成的艺术作品置于高位,却牺牲了手工创作艺术家的利益。
一封公开信要求佳士得取消此次拍卖,且在不到24小时内就获得了超过1800个签名,充分反映了艺术界内部对于AI艺术拍卖的反对声浪之高。
据某知名艺术行业报告,在过去一年中,因AI艺术侵权引发的法律纠纷案件数量同比增长了30%,凸显了AI艺术在创作过程中版权问题的严重性。众多艺术家表示,自己的作品被AI算法随意取用,却未得到任何形式的授权与补偿。
佳士得的回应
面对这些争议,佳士得发言人回应称:“此次拍卖中所展示作品的艺术家们,都拥有强大且多元的艺术实践背景,其中一些人的作品还被知名博物馆收藏。此次拍卖的作品使用人工智能来丰富他们的艺术创作,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AI的使用是可控的,所使用的数据也是基于艺术家自身的输入进行训练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确实有独特之处。AI算法可通过对大量艺术作品的学习,生成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图像、音乐或文学作品。但如何确保AI创作过程中的版权合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案例:AI艺术发展引发的不同反响
回顾历史,类似因AI艺术发展引发争议的事件并非个例。此前,某知名在线艺术平台推出AI艺术创作比赛,引发艺术界轩然大波。众多参赛者质疑比赛公平性,认为AI生成的作品与人类手工创作的作品不应在同一平台竞争。
在商业领域,一些科技公司尝试将AI与艺术相结合。例如,某科技巨头公司推出一款AI艺术创作软件,宣称可帮助艺术家更高效地创作,但该软件同样面临版权争议,因其训练数据来源不明确,涉嫌侵犯众多艺术家权益。
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全球AI艺术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内将增长至数十亿美元。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背后,是AI技术在艺术领域的不断渗透。但随着市场规模扩大,相关的法律与道德问题也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