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313,阅读大约需 7 分钟
![苹果公司 苹果消费机器人新探索:动作表达重塑人机交互](https://aimgsgoheap.codexiu.cn/2025/01/image-2025-01-06-siri-Apple-siri.webp)
人机交互新视角:动作表达的重要性
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的当下,苹果公司[1]在消费机器人领域有新动作。上个月,苹果通过一篇研究论文,阐述了其在消费机器人方面的工作,揭示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对优化人机交互的关键意义。
苹果在报告中指出:“如同大多数动物,人类对运动以及运动中的细微变化极为敏感。”为说明这一观点,苹果提及皮克斯。自1985年皮克斯同名短片中小台灯Luxo Jr.首次亮相,它便一直作为动画工作室的长期吉祥物。苹果在研究中,选择台灯作为“非拟人化”的示例。尽管台灯本身不具备明显人类特征,但却可被设计出为人熟悉的行为方式。
论文强调:“为让机器人与人类更自然地交互,机器人的动作设计除考虑任务完成和时间效率等传统功能因素外,还应融入意图、注意力和情感等表达性特质。”与论文一同发布的视频展示了一些此类动作,这些动作与皮克斯创造的台灯动作相似。视频中的台灯机器人,灯罩如同头部,灯臂类似颈部,与皮克斯小台灯有着相似的部件类比。
在视频里,用户向机器人提问的场景引人关注。这款尚未命名的台灯机器人,基础功能类似HomePod、亚马逊Echo或其他智能音箱,但更具动态性。当面对台灯的人提出问题时,机器人会以Siri的声音作出回应。
通过分屏视频,能直观感受到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的重要性。当被问及室外天气如何时,一个版本只是简单陈述答案,而另一个版本则会转动 “头部” 望向窗外,仿佛窗外景象能为其提供信息。这表明,即便微小的动作,也能激发人类大脑的空想性错视,让我们因熟悉的动作表达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联系。
苹果消费机器人计划与行业趋势
苹果的这项研究正值公司加大消费机器人研发力度、计划推出更先进智能家居系统之际。这些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打造更具表现力的机器人家庭中枢。这与亚马逊在其Astro机器人上所采取的策略类似。苹果此次研究采用非拟人化外形,意味着其机器人比亚马逊的Astro更不像人形。
近年来全球消费机器人市场增长迅猛。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消费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2100万台,年增长率超过22%。其中,智能家居机器人作为重要细分领域,预计将占据55%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加大在消费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
例如,谷歌旗下的Google AIY Projects也在探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机器人与用户的交互体验,注重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的功能实用性与交互自然性的结合。三星同样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其推出的Ballie机器人在人机交互方面引入新的理念和技术,试图在智能家庭服务场景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编程实现方面,为赋予机器人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开发人员需运用复杂算法和编程逻辑。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机器人识别不同用户指令和场景,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对环境的感知,从而做出如转动“头部”望向窗外等相应动作反馈。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要确保机器人能准确理解用户语音提问,并以恰当语音和动作回应,这涉及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音合成等多个技术环节的协同工作。
从人工智能角度,这种对人机交互中动作表达的重视,反映当前人工智能从单纯功能实现向更加注重用户情感体验和自然交互的转变。通过模拟人类熟悉的动作和行为模式,机器人能更好融入人类生活,提升用户接受度和使用意愿。这种趋势不仅在消费机器人领域有所体现,在智能客服、虚拟助手等多个领域也逐渐成为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