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军事应用引争议:谷歌态度转变与行业动态

AI快讯3小时前发布 freeAI
0

字数 1501,阅读大约需 8 分钟

AI军事应用引争议:谷歌态度转变与行业动态
谷歌是一家跨国科技公司,业务广泛,涵盖搜索引擎、在线广告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浏览器等领域,旗下拥有众多知名产品与服务,如谷歌搜索、谷歌地图、谷歌浏览器、谷歌云等,在全球互联网及科技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Andrew Ng对谷歌放弃AI武器承诺表示“非常高兴”

近日,谷歌前大脑项目创始人及前负责人Andrew Ng公开表示,他支持谷歌放弃不开发用于武器的AI系统这一承诺。

在旧金山举行的退伍军人创业大会上,Andrew Ng接受采访时明确表态:“我非常高兴谷歌改变了立场。”本周早些时候,谷歌从其AI原则网页上删除了一项已有7年历史的承诺,该承诺表明公司不会为武器或监视目的设计AI。与此同时,DeepMind首席执行官Demis Hassabis在一篇博文中指出,公司与政府应共同努力开发支持国家安全的AI。

谷歌在2018年“Project Maven”项目抗议后做出AI武器承诺。当时,数千名员工对公司与美国军方的合同表示抗议,因为该项目利用AI帮助解读视频图像,可能提高无人机袭击的准确性。而Andrew Ng对这些抗议者的行为感到困惑,他向以退伍军人为主体的听众表示:“坦率地说,当‘Project Maven’事件发生时……你们中的许多人愿意为国家流血牺牲,保护我们所有人。那么,一家美国公司怎么能拒绝帮助那些为我们而战的军人呢?”尽管“Project Maven”抗议发生时,Ng已不在谷歌工作,但他在塑造谷歌AI和神经网络相关工作方面曾发挥关键作用。如今,Ng领导着专注于AI的风险投资工作室和AI基金,并经常就AI政策发表言论。

Ng还提到,他庆幸两项AI监管措施不再实施,即被否决的加州SB 1047法案和拜登被推翻的AI行政命令。他多次强调,这两项措施会减缓美国开源AI的发展。Ng认为,确保美国在技术上能与中国竞争,才是美国AI安全的关键。他指出,AI无人机将“彻底改变战场”。

并非只有Ng持有此类观点。前谷歌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如今致力于游说华盛顿购买AI无人机以与中国竞争,他的公司White Stork最终可能会提供这些无人机。

然而,AI用于军事这一话题在谷歌内部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2018年领导“Maven”抗议活动的Meredith Whittaker表示,谷歌“不应涉足战争业务”。前谷歌AI研究员、诺贝尔奖获得者Geoffrey Hinton也曾呼吁全球政府禁止并规范AI在武器中的使用。另一位备受尊敬的谷歌高管Jeff Dean,即现在DeepMind的首席科学家,此前也曾签署反对在自主武器中使用机器学习的信件。

近年来,谷歌和亚马逊因其军事相关工作受到更多审视,例如他们与以色列政府的“Project Nimbus”合同。去年,两家云服务提供商的员工举行静坐抗议,据报道,该项目下谷歌和亚马逊为以色列国防军提供云计算服务。五角大楼及全球各国军队对使用AI的兴趣日益浓厚,美国国防部首席AI官员曾表示,随着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数千亿美元,许多公司都希望通过与军方合作收回投资。

据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全球AI军事应用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预计到2028年,全球AI军事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00亿美元增长至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其中,AI无人机、智能武器系统以及军事数据分析等领域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从企业层面来看,除谷歌和亚马逊外,微软也积极参与军事AI项目。微软为美国陆军提供的HoloLens增强现实头盔,旨在提升士兵在战场上的态势感知能力。该项目展示了AI与硬件结合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潜力,也引发类似谷歌“Project Maven”项目的争议。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更好保障士兵安全;另一方面,反对者担忧此类技术可能加剧军事冲突,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

在欧洲,BAE系统公司作为知名国防科技企业,加大AI在军事领域的研发投入。其研发的AI辅助决策系统,能帮助指挥官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快速做出决策。这一系统的应用,反映AI在提升军事指挥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同时面临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挑战。

中国在AI军事应用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在无人机技术、智能防御系统等方面展现强大实力。例如,中国的一些企业研发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具备高度智能化的目标识别和打击能力,在国际市场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利用AI技术的原则,强调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应服务于防御目的,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