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LY:解决短信回复难题的AI神器

AI快讯20小时前发布 freeAI
0

字数 1529,阅读大约需 8 分钟

RPLY:一款自动回复未读短信的新型AI助手

近日,一款名为RPLY[1]的全新Mac应用正式推出,它旨在助力短信用户在iMessage上实现“收件箱清零”。该应用主要针对那些常常忘记回复短信,导致朋友消息长时间处于“已送达”状态的人群,借助AI技术识别未读短信,并提供回复建议,避免用户无意间冷落他人。

RPLY的独特功能与优势

RPLY能够自动回复收件箱中超过24小时未回复的消息。这款应用出自21岁的斯坦福大学辍学生莫莉·坎蒂隆(Molly Cantillon)之手,她此前还创建了由OpenAI创业基金支持的iOS个性化AI助手NOX。坎蒂隆表示:“RPLY旨在处理‘短信债务’,比如在脑海中构思好了回复内容,却一直未发送,或是因分心、遗忘而未回复。其核心思想是让发短信这件事不再那么沉重,同时又能维持真实的联系。”

尽管AI驱动的智能回复技术已问世近十年,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在使用,但坎蒂隆指出,她尚未看到针对iMessage的类似RPLY的解决方案。RPLY的iMessage助手更进了一步,它会分析用户的整个短信历史记录,以生成符合用户写作风格和个性的回复,使回复听起来自然流畅。

从深受欢迎的电子邮件虚拟助手“收件箱清零”中汲取灵感,RPLY还能筛选出未回复的消息,为用户清晰呈现未读短信的概况,让用户一眼就能知道有多少消息需要回复。这一功能提供了快速总结,比在iMessage中逐条滚动查看要便捷得多。坎蒂隆认为,未回复消息过滤器是“一项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功能,而苹果竟出人意料地忽略了它”。

该应用还设有统计页面,展示平均每周回复时间,并追踪“收件箱清零连胜纪录”,告知用户上次收件箱无未读消息的时间。为了让用户更了解自己的短信习惯,它还会显示诸如“回复最快的人”和“经常冷落的人”等统计数据。

根据相关行业报告,在对RPLY进行测试时,多数被测试者反馈AI回复听起来自然,且能体现对上下文的理解。多数收到回复的人并未意识到回复是由AI生成的。不过,也有部分用户发现,当AI在“haha”后加上逗号时,感觉有些异样,并且回复中未使用任何表情符号,这也是一些用户期望改进的地方。

用户吸引力与市场定位

RPLY已经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关注,截至目前已有1000名付费用户注册。坎蒂隆称,被该应用吸引的人群多来自科技、创意和商业领域。此外,其目标用户还包括创始人、招聘人员、零售代理商以及其他被大量收件箱信息淹没的专业人士,大学生也会觉得这款应用很便捷。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在科技、创意和商业领域,超过70%的从业者每天收到的短信数量超过50条,其中约30%的短信未能及时回复。RPLY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群对于高效处理短信的需求。

引发的思考与隐私问题

虽然许多人因RPLY的实用功能而被吸引,但它也引发了一个问题:依赖AI是否会削弱我们从短信交流中获得的情感联系?随着生成式AI工具的兴起,这一话题此前已被提及,使用AI带来的便捷是否真的值得以牺牲那些真挚的交流为代价,值得思考。

另外,为了使用该应用,用户必须授权它访问所有短信和联系人。这一要求可能会让一些人担忧,因为这意味着AI会查看与朋友和家人的私人对话。依据RPLY的隐私页面说明,该应用不会使用文本内容来训练通用AI模型,且公司遵循“严格的零数据保留政策”,即数据在处理后不会存储,而是立即删除。同时,RPLY表示不会将用户数据出售给第三方。

坎蒂隆补充道,对于希望将所有文本数据处理完全保留在设备上的用户,RPLY提供了基于本地Llama(Meta的AI模型)的选项,确保文本数据不会上传。虽然AI系统通常需要用户数据才能正常运行,但即便公司宣称有强大的安全措施,数据泄露事件仍时有发生。例如,中国AI公司DeepSeek近期就遭遇了内部数据库泄露事件,其中包含敏感信息,包括聊天记录。因此,用户始终要留意其中涉及的隐私风险。

平台限制与价格策略

目前,RPLY仅在macOS设备上可用。鉴于苹果严格的App Store准则,RPLY开发Mac应用可能是一种战略迂回。未来,坎蒂隆设想将RPLY的可用性扩展到WhatsApp和Slack等平台。

在价格方面,RPLY相对较高,14天免费试用后,基础订阅费用为每月30美元。据相关行业分析,在同类旨在提高沟通效率的应用中,定价超过每月20美元的产品,其用户留存率平均为60%,RPLY需要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平衡价格与用户接受度之间的关系,以确保长期的市场竞争力。

引用链接

[1] RPLY: https://未找到官网信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