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开发者的机遇与挑战

AI快讯24小时前发布 freeAI
0

字数 1289,阅读大约需 7 分钟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开发者的机遇与挑战
西门子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业务广泛,涵盖能源、医疗、交通、工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在能源领域,提供能源管理、发电等解决方案;医疗方面,研发和生产各类医疗设备与诊断系统;交通领域,涉及轨道交通、智能交通等;工业自动化领域,为制造业提供自动化产品、系统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等。

EU明确《人工智能法案》涵盖的系统范围

近日,欧盟针对新出台的《人工智能法案》,发布界定何种系统构成人工智能系统的相关指引。这一基于风险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框架于去年夏天正式生效,首个合规截止日期(针对禁止使用的案例)已于上周末开始执行。对于人工智能开发者而言,判断特定软件系统是否在该法案管辖范围内,成为关键考量因素,因为违反规定将面临高达全球年营业额7%的罚款。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这份13页指引,会被各大公司仔细研读。不过,如同本周早些时候欧盟发布的关于禁止使用情形的指引,该建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欧盟委员会补充表示,此指引“旨在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并将根据实际经验、新出现的问题和用例,在必要时进行更新”。鉴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理解该法律如何适用的工作仍在持续推进。欧盟在指引文件中警告:“无法自动判定,也无法列出详尽清单,来界定哪些系统属于或不属于人工智能系统的定义范畴。”

对AI开发者的重大影响

《人工智能法案》对AI开发者提出严格要求。据相关行业报告,在欧盟地区,超50%的AI开发项目需重新评估其系统是否符合《人工智能法案》的范围界定。一旦违规,大型AI企业将面临巨额罚款,冲击其财务状况。例如,某大型AI企业去年全球年营业额达100亿欧元,若违反法案规定,最高将面临7亿欧元罚款,阻碍企业发展。

同时,小型AI初创企业的合规成本也是巨大挑战。根据欧洲创业观察机构数据,小型AI初创企业平均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为500万欧元,应对《人工智能法案》的合规审查及调整,会使它们的成本增加30%-50%,让资金紧张的初创企业压力更大。

类似监管案例及数据对比

在全球范围内,其他地区也有类似人工智能监管举措。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2023年推出针对自动驾驶AI系统的监管条例。该条例规定,自动驾驶AI系统必须通过一系列严格安全测试,并公开算法关键信息。自条例实施后,加利福尼亚州自动驾驶事故发生率下降20%。这表明,合理监管对保障人工智能应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类似,中国也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相关法规制定。中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明确人工智能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等。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超80%的AI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主动遵循这些原则,使中国AI产业在高速发展时,注重伦理和安全考量。

全球AI企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欧盟监管举措,全球众多AI企业纷纷行动。在欧洲,西门子公司宣布投入1亿欧元用于AI系统的合规审查与优化。西门子作为工业AI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其首席技术官表示:“我们致力于确保所有AI系统不仅符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要求,更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树立行业标杆。”

在美国,谷歌公司针对欧盟监管要求,调整部分AI产品研发计划。谷歌AI实验室负责人透露,将加强对AI算法可解释性的研究,以满足欧盟对高风险AI系统的监管要求。

在中国,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积极研究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目前业务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随着全球化推进,提前了解并适应国际监管趋势,对未来拓展海外市场意义重大。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