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1974,阅读大约需 10 分钟
![Perplexity AI初创公司Perplexity深陷商标侵权诉讼,行业竞争与法律风险凸显](https://aimgsgoheap.codexiu.cn/2024/12/image-2024-12-06-ai-perplexity.webp)
案件细节披露
近日,一家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驱动搜索产品的初创公司Perplexity[1],在美国联邦法院面临一起商标侵权诉讼。此次诉讼的原告为Perplexity Solved Solutions公司,该公司指责Perplexity使用“Perplexity”这一品牌,侵犯了其商标权。
根据在加利福尼亚北区美国地方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件,Perplexity Solved Solutions公司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普莱诺。2021年10月,该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申请注册“Perplexity”商标,主要销售人力资源和职场协作软件,包括用于人力资源分析的统一仪表板,以及一款名为Perplexity Meet的视频会议工具。2022年11月,该公司成功获得商标注册,并在其网站perplexityonline.com上推广产品,该域名于2021年注册。
而被起诉的Perplexity公司,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据原告指控,大约从2022年8月开始,使用“Perplexity”品牌推广其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在此之前的2022年7月,Perplexity注册了域名perplexity.ai,原告同样认为这构成侵权。
诉讼文件指出,“目前位于侵权域名的Perplexity[2]网站显著展示了Perplexity[商标],侵权商品和服务与Perplexity [Solved Solutions]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高度相似,吸引了相似的客户群体。例如,Perplexity [Solved Solutions]的‘Perplexity Meet’和被告的‘Perplexity Spaces’都是软件平台,旨在促进企业和其他组织中同事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其中,Perplexity Spaces是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于2023年10月为企业客户推出的产品,它是带有可定制人工智能助手以及与第三方平台、应用程序和文件系统连接的中心枢纽。
此外,原告声称Perplexity通过其各种社交媒体账户进行营销,用侵权品牌“饱和了市场”。诉讼文件还提到,2023年9月,Perplexity在收到购买“Perplexity”商标的提议时予以拒绝,而是选择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自己的商标申请,目前该申请仍在审核中。而且,Perplexity没有遵守Perplexity Solved Solutions公司律师发出的停止侵权函,也没有撤回其正在审核的商标申请,尽管原告已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审判和上诉委员会对该申请提出反对。
法律依据与诉求
Perplexity Solved Solutions公司的律师表示,Perplexity对其商标的使用会造成消费者混淆。诉讼文件称,“事实上,消费者已经产生了混淆。例如,在许多场合,社交媒体用户在有关被告侵权商品和服务的帖子中‘标记’了Perplexity。”
原告认为,Perplexity的行为违反了包括《兰哈姆法》(Lanham Act)在内的相关法律,该法是美国规范商标和不正当竞争的联邦法律。Perplexity Solved Solutions公司寻求多种法律救济,包括禁止Perplexity使用其商标以及“Perplexity AI”商标,要求其支付损害赔偿金,并转让任何包含Perplexity品牌的域名所有权。
过往类似案例及相关数据
在商标侵权领域,类似案例屡见不鲜。根据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知识产权指标报告》,全球商标申请量在过去十年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仅2022年就达到了约1650万件。这一增长趋势也导致商标侵权纠纷日益增多。
以欧洲为例,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每年处理大量的商标侵权案件。在2022年,EUIPO处理的商标异议案件超过3万件,其中涉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商标纠纷占比约5%。这些案件中,有不少因商标相似性导致消费者混淆的情况。例如,2021年,一家欧洲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因使用与行业内知名企业相似的商标,被诉至法院,最终被判停止使用该商标,并赔偿对方损失。
在中国,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商标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商标申请量达901.7万件,其中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商标申请量同比增长15%。同时,商标侵权纠纷案件数量也有所上升。例如,2023年,某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因商标侵权被起诉,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判决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Perplexity面临的多重困境
此次商标侵权诉讼并非Perplexity面临的唯一法律问题。目前,该公司还在与新闻集团旗下的道琼斯(Dow Jones)和《纽约邮报》(NY Post)进行一场诉讼,原告称其存在“内容盗窃”行为。许多其他新闻网站也对Perplexity提出了担忧,认为其严重复制了他们的内容。2023年10月,《纽约时报》还向该初创公司发出了停止侵权函。
行业视角与政策影响
从行业角度来看,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激烈,商标作为企业品牌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愈发凸显。企业通过独特的商标来塑造品牌形象,吸引用户和投资者。在这种背景下,商标侵权纠纷不仅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可能对整个行业的竞争秩序产生冲击。
在美国,《兰哈姆法》为商标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保护,旨在防止消费者因相似商标而产生混淆,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该法律要求企业在使用商标时,必须确保不与他人已注册的商标产生冲突。对于侵权行为,法律赋予了商标所有者广泛的救济权利,包括损害赔偿、禁令等。
在欧洲,欧盟商标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在整个欧盟范围内的商标保护。欧盟的商标政策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以鼓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商标侵权案件,欧盟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商标的相似程度、商品或服务的关联性以及消费者的认知等因素进行裁决。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明确规定了商标的注册、使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商标侵权的违法成本,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例如,2021年发布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 – 2035年)》,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在人工智能行业,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各国的商标政策,确保自身的商标使用符合法律规定。同时,政府和行业组织也应加强引导和监管,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引用链接
[1]
Perplexity: https://perplexity.ai/[2]
Perplexity: https://perplexit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