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925,阅读大约需 5 分钟
Factorial Capital以全新方式挖掘具技术优势的初创企业
Matt Hartman在风险投资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创立Factorial Capital之前,他曾在Betaworks担任合伙人长达九年。如今,他认为,为了在当下的初创企业浪潮中做出明智投资,风险资本家需要对这些企业所构建的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他的理念是:“若要投资软件领域,就必须了解软件的运作原理。”
并非其他风投公司忽视技术,只是多数公司侧重于评估已实现产品 – 市场匹配的消费品牌及其他企业。通常在交易流程接近尾声时才进行技术尽职调查,且往往局限于咨询公司现有投资组合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TO)。例如,在过去一些传统风投对AI初创企业的投资中,由于前期对技术了解不足,导致投资后企业发展受阻。而在AI等技术差异化至关重要的领域,这种方式显然存在不足。Hartman指出:“技术初创企业期望获得真正理解其产品的投资者的资金支持,然而如今多数风投公司在产品 – 市场匹配前,实际上并不具备理解技术的能力。”
当然,单个风投不太可能具备评估众多不同初创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因此,Factorial Capital的模式依赖于一个由技术创始人组成的网络。每位创始人专注于从自己的人脉和专业领域中发掘投资项目。例如,Clement Delangue,AI初创公司Hugging Face(Hartman在Betaworks时曾对其进行投资)的首席执行官,是Factorial Capital的首位项目发掘合作伙伴。如今,该公司宣布了其他一些合作伙伴,包括Giphy联合创始人Alex Chung、Venmo联合创始人Iqram Magdon – Ismail、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Julien Chaumond和Thomas Wolf、Fast Forward Labs联合创始人Hilary Mason以及Beme联合创始人Matt Hackett。Hartman表示,这些创始人“最有能力在产品 – 市场匹配前识别出真正新颖的技术团队和产品”。Magdon – Ismail也表示:“很高兴通过此次合作支持像Substrate和Modal这样出色的创始人。”他还提到:“创始人喜欢与创始人合作,而Factorial Capital促成了这一点。”
Hartman并非唯一认为在职创始人比全职风投更适合做投资的人。此前就有类似的投资项目,如Powerset,为一小部分创始人提供每人100万美元用于投资初创企业。对于Factorial Capital的项目发掘合作伙伴,Hartman称他们可以单独进行投资,并且他们通常也会与公司一同投入自己的资金。当他们为Factorial Capital带来投资项目时,公司通常会投资50万美元,而他们可从这些项目中获得一半的附带权益。Hartman尚未透露其第一只基金的规模,但计划投资30家初创企业(对单个项目发掘合作伙伴没有配额限制)。他还表示,Factorial Capital的模式已使其在投资有潜力的AI初创企业方面领先于许多大型公司。Factorial Capital的投资组合包括Substrate、Modal、Factory AI、Pika、Patronus、Nomic、Flower和Adaptive ML等。